咖啡關鍵字 14:Qualitative

咖啡關鍵字 14

Qualitative

形容詞

科學的研究方法分為兩大類,一是質性研究,一是定性研究。質性研究常用在自然科學,將物質的特性量化,用數字去分析,描述...而定性分析則較常用在社會科學,一些無法用量化來描述的,我們就會採定性研究,例如人的感受。

咖啡有非常多的有機化合物,呈現出來的物理與化學特徵千變萬化,我們很難用量化的方式來形容它的特徵。況且,咖啡的特色與價值並非在這些物理及化學數據,而是在生理的感知以及心裡的感受。感受度是沒辦法用數字來衡量的,諸如美感,舒適感,滿意度...所以我們看到的咖啡特徵描述,大多都訴諸文字,而非用精確的數字來形容。雖然現在有電子鼻,電子舌等精密工具,用更精確的化學分析來判斷咖啡的特徵,但是這些測出來的數字無法代表咖啡能帶給消費者怎麼樣的感受。咖啡只有讓人喝到才能展現它的價值,所以我們當我們在評論咖啡的時候,與其說它七八分香,八七分甜,還不如說它的風味讓你聯想到什麼來得容易讓人理解。例如在咖啡比賽中,選手都會向評審描述自己的作品,包括風味,酸甜,質地,讓評審可以歸納出這杯咖啡的特色與品質。

但是如果每杯咖啡的品質都是以其定性來描述,我們很難做出一個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結論。在中學的時候或是到企業面試的時候常會要求做性向測驗,就會發現這個測試透過一些定性特徵,再把收集到的資訊用評分的方式按級距量化,畫出人格特質的雷達圖,讓輔導老師跟人資可以在很短時間內了解你的性格特徵與喜好。消費者滿意度調查也是同樣的道理,受試者可能會拿到一個0到10分的量表,填寫是否滿意一些服務項目,是否會推薦給親友之類的題目。如此一來,做統計分析時就可以量化消費者對各項指標的感受,在較不被滿意的項目上提出改善對策。

我們常常會被一些參考數據影響,像是杯測分數以及CR評分(市售咖啡飲料常看到的分數,來自美國Coffee Review第三方評鑑單位;類似酒類品鑑的Robert Parker),在喝到咖啡之前就對它的品質有了偏見。但如果瞭解這些數字的成因跟意義,就知道這是個整體的參考指標,而非高低好壞,或是對你生理感受度(爽度)的保證。這樣我們可以更客觀,更輕鬆的品嘗每一杯咖啡。